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是什麼?6大產區的風味介紹

衣索比亞不僅是重要的咖啡供應大國,更是阿拉比卡的發源地。

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豐富多樣的基因,使衣索比亞咖啡能滿足無數咖啡愛好者的味蕾。

究竟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是什麼?本文將一一說明,並帶你了解當地的主要在地品系、生長環境、熱門產區、風味特徵與分級制度等資訊。


衣索比亞咖啡豆是什麼?

衣索比亞咖啡豆泛指「產自衣索比亞境內的咖啡豆」,主要種植阿拉比卡與極少量的羅布斯塔

衣索比亞咖啡已有悠久的歷史,真正的起源已不可考,

據傳最早是在 9 世紀被當地的牧羊人發現羊群吃了某種紅色漿果之後變得相當活潑,

牧羊人將果實帶回家並送給修道院的僧侶,但僧侶非但不吃還將它丟進火堆裡,

沒想到烘烤香氣卻引起僧侶的注意,並將其製作成世界上第一杯咖啡。

直到 15 世紀,衣索比亞咖啡慢慢發展成商業規模,並於 20 世紀初成為國家重要的經濟作物。

 

衣索比亞咖啡最大的特色是擁有全球最豐富的野生阿拉比卡基因庫,預估至少有數百至上千的品種,在發展上具備高潛力,也是風味的核心來源。

美國農業部(USDA)的數據顯示,衣索比亞咖啡豆的產量不斷攀升,2024/2025 季度的總產量排名為全球第五,占總量的 6%。

《Coffee Annual》報告指出,其主要的出口至沙烏地阿拉伯(18.4%),其次是德國(16.9%)、比利時(9.6%)、美國(7.0%)、南韓(6.9%)與日本(6.1%)。

咖啡佔衣索比亞總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,為約 1500 萬人提供生計,更是僅次於巴西與哥倫比亞的第三大阿拉比卡生產國,可見其重要性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:【2025咖啡豆推薦】10款豆子介紹&3大選豆技巧


衣索比亞商品交易所(ECX)對咖啡產業的影響

衣索比亞商品交易所的全名為「Ethiopia Commodity Exchange」,簡稱「ECX」,是建立交易保障的重要推手。

ECX 成立於 2008 年,是非洲首創的現代化交易平台,主要由交易所成員與衣索比亞政府共同推動,旨在「改善並現代化衣索比亞的商品交易方式」,

致力打造一個透明、安全與高效率的交易環境,強化品質保障與市場信任,以及維護交易誠信。

 

ECX 官網 指出,在 ECX 成立以前,衣索比亞的農產品僅有三分之一會進入市場,因為多數農民擔心受騙,所以多半只與熟人交易,導致絕大多數的農場品與全球市場完全脫離。

不僅如此,當時的農民缺乏即時的市場資訊,造成議價能力不足,多數只能被動接受報價;以及傳統的交易方式只能夠人工檢查,無法確保商品數量與品質,造成交易成本上升,並轉嫁至消費者身上。

ECX 成立後,藉由建立分級制度、管理流程、發布市場資訊,以及完善的交易系統,使農民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經營策略,並大幅降低交割風險,也讓咖啡得以與全球市場接軌。

 

儘管ECX 為衣索比亞的農業貿易帶來前所未有的正向發展,但其拍賣方式卻對精品咖啡造成打擊。

ECX 的標準運作流程會將同產區、同等級的咖啡豆合併成大型批次進行拍賣,雖然便於市場運作,卻犧牲了精品咖啡對「可追溯性」與「莊園故事」的需求,

買家無法深入了解手中這杯咖啡的背景,進一步造成任何品質卓越的農戶都無法展露頭角並獲得獎勵。

對此,ECX 於 2017 年允許特定出口商可直接向農戶或合作社採購,讓優質的農戶在市場上具有獨特性,以獲得更高的利潤,並有動力持續提升品質,增加回報。


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 1:常見品種

衣索比亞被譽為咖啡基因的寶庫,擁有豐富的遺傳基因,為咖啡產業帶來無可限量的可能性。

以下介紹 5 種當地常見或特色品種:


* 古優品種(Heirloom):泛指衣索比亞境內眾多尚未正式分類、但長期自然演化並具有在地特色的阿拉比卡品系。在耶加雪菲產區,常見使用這類古優品系所生產的咖啡,市面上標示為「Ethiopian Heirloom」的咖啡豆,即來自這些在地品系。古優品種是造就衣索比亞咖啡風味複雜多變的重要根基,更是尋找優良基因的重要存在。


* 藝伎(Geisha/Gesha):原生於衣索比亞西南部的「Gesha」村莊,因具有一定的抗病性而被引進巴拿馬,但早期由於風味尚未被充分認識,加上產量有限,因此未受到廣泛關注。直至在杯測競賽中憑藉明亮的果酸、芬芳的花香、突出的甜感而奪冠,才使藝伎咖啡逐漸受到歡迎。


* 鐵皮卡(Typica):是古老又原始的阿拉比卡品種,帶有明亮的酸質與豐富的花果風味,口感乾淨甜美,富有層次感。但抗葉鏽病的能力低,栽種風險較高。在衣索比亞,實際的栽培與出口仍以本地原生品系與研究中心選育的改良系為主,而非拉美常見的鐵皮卡(Typica)、波旁(Bourbon) 系統。


* 波旁(Bourbon):波旁也是古老的阿拉比卡品種,是由鐵皮卡自然變種而來,其甜感高、酸度柔和,帶有清爽的果酸,以及奶油般的滑順口感。


* 74 系列(74 Series):由衣索比亞咖啡與茶研究中心(JARC)開發而來,目的是培育能夠抵抗病害、產量高且杯測品質良好的品種。其中,74110 與 74158 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種,憑藉清晰的花香、豐富的水果風味與自然甜感,在多場杯測競賽中屢獲佳評,並深受精品市場的青睞。

 


【延伸閱讀】:咖啡豆種類有哪些?一篇看懂品種、產地、處理法差異


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 2:生長條件與 6 大產區 

衣索比亞咖啡的產區海拔約介於 1500~2400 公尺之間,少數產區的地勢甚至更高。

高海拔地區的涼爽氣候使咖啡果實緩慢成熟,不僅有助於咖啡豆累積風味物質,也會讓質地變得堅硬,減少破損豆產生。

由於位處高原氣候,年均溫約為 18~24°C,擁有適當的降雨量,足以提供咖啡樹足夠的水分。


以下介紹 6 個著名的衣索比亞咖啡產區特色:


西達摩(Sidama)

位於衣索比亞南部,海拔高度約 1500~2200 公尺,地形多樣、微氣候豐富,,使其擁有多樣化的風味特徵。

西達摩咖啡採用水洗法為主,以花香、柑橘香、明亮果酸為特色,整體酸甜平衡,口感乾淨且醇厚度適中。

 

耶加雪菲(Yirgacheffe)

耶加雪菲原是一個隸屬於西達摩區內的咖啡小鎮,但因其出產的咖啡風味極具辨識度,且在國際市場上享有高度聲譽,後來逐漸被視為獨立產區。

耶加雪菲的種植高度約為 1900~2200 公尺,以水洗處理法為主,帶有明亮的酸質、濃郁的花香,尾韻飽滿,口感清爽,層次感豐富。


吉瑪(Jimma)

吉瑪是衣索比亞咖啡豆的主要產區之一,以出產商業級咖啡豆為主,近年也有發展精品咖啡。

當地海拔介於 1400~2100 公尺,多為日曬豆,風味特色是帶有熱帶水果與蜂蜜的甜味,以及葡萄酒般的香氣,酸質明亮清新,口感醇厚。


谷吉(Guji)

谷吉鄰近西達摩區與耶加雪菲,原先生產的咖啡被歸類在這兩個產區,但隨著當地生產的咖啡特色越來越鮮明,因而被劃分成一個獨立的產區。

當地的海拔高度為 1400~2100 公尺,產區內的地形多樣,日夜溫差大,且有豐饒的火山土壤,使咖啡風味具有多樣性,其特色是具有柑橘與莓果的明亮酸質,以及水果的甜感。


哈拉(Harrar)

哈拉位在衣索比亞東部高原,當地的氣候相對乾燥涼爽,因此多採用日曬處理法,使咖啡帶有發酵調性的酒感與藍莓、黑莓的濃郁果醬味,有時會帶有豆蔻等香料氣息,整體的醇厚度偏高。

因其濃烈而飽滿的風味,Harrar 咖啡常被用於製作濃縮咖啡,也經常作為拼配豆,為風味增添層次。

 

利姆(Limu)

利姆位在西南部高原,海拔介於 1200~1900 公尺,以酸質柔和的清爽水洗豆為名,帶有芬芳的花香與適中的甜感,

常被形容帶有辛香料氣息、甜感與滑順的口感,醇厚度較高。


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 3:處理法

日曬法和水洗法在衣索比亞皆很常見,採用何種處理法,多半取決於產區的氣候條件與欲呈現的風味目標。

在衣索比亞咖啡豐富多變的風味基礎上,透過不同的處理法得以發展出別具魅力的風味表現。

 

以下分別介紹日曬法與水洗法的特色:


日曬法

日曬法是將成熟飽滿的咖啡果實放在陽光下曝曬,過程中需要頻繁翻動,確保充分乾燥,直到水分降至 10~12% 便可去除已經曬乾的果皮、果肉與果膠,最後脫殼取生豆即完成。
在乾燥過程中,果肉與果膠中的糖分與風味物質,會在自然發酵過程中影響咖啡豆的風味組成,使豆子展現出高甜度、濃郁花果香與柔和的酸質,口感厚實飽滿。 


水洗法

水洗法是在初期就去除咖啡果實的果皮、果肉,接著浸泡在水中發酵分解果膠,完成後以清水將殘留的果膠與其他雜質清洗乾淨,最後便可乾燥脫殼。
因為水洗豆在發酵前就去除果皮、果肉與部分果膠,使得豆子的風味更貼近品種本身與生長環境特徵,常呈現出清晰度高、酸質明亮的風味輪廓,整體口感乾淨、清爽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:日曬、水洗咖啡處理法差別?了解風味特色、適合對象


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 4:風味特徵

衣索比亞咖啡豆會根據不同產區而展現出獨特的風味輪廓,但大致上仍存在數個具有標誌性的特徵,包含具辨識度的花果香調,常見風味包含玫瑰、茉莉、柑橘、莓果等;酸質明亮,口感不具尖銳感。

口感的部分,日曬豆口感醇厚、帶糖漿般濃稠感;水洗豆則清爽輕盈,如茶般順口。


若想體驗地理條件、微型氣候與處理法對咖啡風味的影響,透過手沖方式能更細緻地展現其特色;

作為配方豆使用時,也能與其他產區的風味良好融合,創造出獨特而多元的口感層次。


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 5:分級制度

衣索比亞咖啡目前採用兩種主要的分級體系:一是由衣索比亞商品交易所(ECX)執行的商業級咖啡標準化分級制度,主要用於大宗交易;

另一種是咖啡品質評鑑單位(CLU)所執行的品質分級與杯測制度,廣泛應用於精品咖啡市場。

 

以下針對 CLU 標準進一步說明:


生豆分析

* 尺寸:衣索比亞多為原生種或地方品系的阿拉比卡豆,其豆型天生偏小,因此當局不將尺寸作為劃分等級的重要依據。
* 氣味:新鮮咖啡豆不可有任何霉味、腐敗味與雜味。
* 顏色:新鮮生豆應為藍綠色或綠色,其他顏色可能有品質疑慮。然而,色澤會因品種、處理法與乾燥條件而有所差異,應結合氣味、含水等其他指標綜合判斷。


瑕疵

分成「主要缺陷」與「次要缺陷」。主要瑕疵通常會嚴重影響咖啡的風味,包含黑豆、發霉豆、酸敗豆等;

次要缺陷的影響程度較輕微,像是破碎豆、蟲蛀豆等。

 

根據瑕疵數可分成 G1~G5:


* G1(日曬、水洗):瑕疵數少於 5
* G2(日曬、水洗):瑕疵數 5~12
* G3(日曬):瑕疵數為 13~25
* G4:瑕疵數 26~46
* G5:瑕疵數為 47~86,多用於內銷或廉價市場。


Q 認證

Q 認證是由國際咖啡品質協會( CQI)設立的第三方品質評鑑制度,目的是為全球阿拉比卡咖啡建立一致的品質標準與風味語言。

評分標準採用 SCA 杯測表格,並由取得 Q Grader 資格的認證杯測師執行。


許多 G1 或 G2 等級的出口依索比亞咖啡豆,會另外申請 Q 分級,篩選出 Q1 或 Q2 品質,以提升國際市場的信任度與識別性。


* Q1:SCA 杯測分數達 85 分以上
* Q2:SCA 杯測分數介於 80~84.99 分之間


【延伸閱讀】:咖啡豆等級超完整指南:8個國家分級標準


衣索比亞咖啡豆特色 6:栽種方式

有別於其他國家普遍以「莊園」模式進行栽種,衣索比亞是根據植被結構與農藝方式,將咖啡的生產系統大致分為四種類型。

以下根據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》的研究提供相關資料與數據說明:


森林咖啡生產系統(Forest coffee)

野生咖啡樹自然生長在森林中,當地人只會進行保護與採摘,不會進行任何提升產量的行為,如:施肥、除蟲等。

此生產系統是人為干涉最低,以近乎原始的方式進行咖啡耕種,對環境的傷害最小,有助於維持生物多樣性。

此生產系統目前仍存在於衣索比亞的東南與西南地區,約占全國產量的 10%。


半森林咖啡生產系統(Semi-forest coffee)

半森林系統是將咖啡樹種植在森林中,也可能是野生咖啡樹,並選擇性砍除過於茂盛的樹冠層與雜草,以維持最佳的遮蔭條件,降低其他植物與咖啡樹搶養分。
此系統主要分佈在西南與東南地區,約占全國產量的 35%。


花園咖啡生產系統(Garden coffee)

農民將森林或半森林系統中的樹苗移到住家附近的小型農場栽種,通常會與其他農作物一起生長。

可以理解成在自家的小農地種植各式各樣的作物,其中包含部分咖啡樹。

此系統分布範圍廣,約占全國產量的 50%,具有種植密度低、會使用有機肥料等特性。


種植園咖啡生產系統(Plantation coffee)

將改良的咖啡品種栽種在經規劃過的農地,通常會在合適的樹蔭下進行高密度的管理,藉此提升產量與生產效率。

種植程序會依照嚴格的限制進行,包含使用改良品種、合理的間距、土壤覆蓋物管理、施肥與除草,以及控制遮蔭與適當修剪。

此系統集中在西南部地區與管理良好的農場,約占全國產量的 5%。


挑選衣索比亞咖啡豆的 4 大秘訣

面對種類繁多的衣索比亞咖啡豆,如何能夠挑選到最符合心意的品項呢?

掌握以下 4 個關鍵秘訣,幫助你更有方向地找到滿意的咖啡豆。


1. 產區

各個產區會因其土地條件、微型氣候、批次處理法等原因,而有細緻的風味差異,像是耶加雪菲的花果香濃郁、西達摩的酸甜平衡、哈拉帶有酒感、利姆的口感甜美等。
建議依據個人口味偏好選擇產區,或是先隨機購買其中一個產區的豆子,以此為基準去判斷喜好。


2. 處理法

各產區的咖啡豆多有其常見的處理方式,可作為初次嘗試的參考方向,熟悉之後再探索新的風味表現。

大致上來說,日曬豆的甜感明顯、花果香濃郁,口感厚實飽滿,層次感比較豐富,醇厚度高。

水洗豆則是酸度明顯,較能夠品嚐到咖啡豆的原始風味,口感乾淨、清爽、明亮。


【延伸閱讀】:12種咖啡處理法介紹!水洗、日曬、蜜處理、厭氧


3. 烘焙程度

* 淺焙:烘焙時間短,保留花果香氣,酸味明顯,較能夠展現咖啡豆特色。
* 中焙:烘焙時間中等,花果香與酸味表現適中,苦味略微突出,展現出均衡的風味。
* 深焙:烘焙時間長,風味偏苦,可能帶有焦糖或煙燻調性,口感厚實。


4. 新鮮程度

咖啡豆的新鮮程度與風味表現、食品安全有關。

風味部分,咖啡豆的芳香物質會隨著保存時間變長而逐漸散失,甚至是吸附雜味,使得咖啡豆的風味不如預期。

為了讓消費者獲得優良的咖啡體驗,市售的咖啡豆通常會在包裝上註明「賞味期」,方便消費者掌握最佳的飲用期限。

食安層面,雖然烘焙後的咖啡豆較不容易有腐爛或蟲蛀問題,但存放不當或太久,仍可能因發霉、受潮或油脂氧化而變質。

當有以上情況時,不建議繼續飲用,避免身體不適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:咖啡豆保存的正確方式!4招延長濃醇風味


氣候變遷對衣索比亞咖啡的挑戰

衣索比亞是阿拉比卡咖啡的重要生產國,由於阿拉比卡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,氣候變遷已對其產量穩定性構成重大挑戰。

根據研究論文顯示,氣候異常導致部分咖啡產區的適宜性下降,其中衣索比亞的情況較不樂觀。

由於天氣條件改變,造成適合種植咖啡的區域將轉移到海拔更高、氣溫更低的地區,可能會使森林區域轉為農業用地,將對生態造成影響。

與此同時,適合種植羅布斯塔的區域將隨之擴大。

 

不僅如此,氣溫升高使病蟲的繁殖率上升,會直接影響咖啡樹的生產力。

預計到了 2088 年,衣索比亞野生阿拉比卡的種群數量數量將減少 50%。

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,是衣索比亞乃至全球咖啡產業需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。


選擇 1Zpresso 手搖磨豆機,讓衣索比亞咖啡更出色!

衣索比亞咖啡乘載了歷史、風土與農民的心血,而這些得來不易的風味,唯有透過穩定而精準的研磨,才能完整展現其魅力。

 

研磨之所以如此重要,是因為顆粒大小不一會導致萃取不均。

粗粒容易萃取不足,甚至是有刺激的酸味;細粉則是容易過度萃取,進而產生苦澀味。

當萃取不均導致多種風味干擾時,將可能影響整體風味表現,無法如實反映豆子的特色。


1Zpresso 期望還原每一款咖啡豆的風味,並考量到使用者的習慣,推出穩定性高、方便清潔且能夠精準控制研磨粗細的手搖磨豆機。

 

【新手友善:XUltra
1. 支援所有沖泡器材,一台抵多台,適合入門新手多方嘗試。
2. 刻度精細,每間隔僅 0.0125mm,共超過 160 格微調。


【世界冠軍奪冠款用機:ZP6-S特仕版
1. 搭載省力的六芯大刀盤,淺烘焙也不費力,提升研磨舒適度。
2. 專為手沖設計,全系列中細粉量最少,風味相對乾淨。


【旗艦款:KUltra
1. 手沖、義式都可使用,並搭載七芯大刀盤,提升研磨效率。
2. 可調整超過 100 種風味,讓使用者得以不斷擴大探索範圍,找到適合的甜蜜點。


【延伸閱讀】:2025手沖咖啡器具有哪些?新手必看7種入門工具推薦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