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咖啡豆好喝嗎?風味特色、必喝的在地口味&品牌介紹

越南作為世界第二大的咖啡生產國,咖啡文化已深植當地國民的生活,該國的即溶咖啡更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伴手禮。

若你還不曉得越南咖啡豆的魅力,本文將介紹越南咖啡的發展歷史、風味特色、挑選方式及當地獨有的沖泡工具,並分享 7 種必喝的咖啡種類,幫助你對越南咖啡更加了解。

越南咖啡豆的基本介紹

發展歷史 & 出口狀況

最初由法國人於 19 世紀中葉將阿拉比卡咖啡樹引進越南,但不幸遭遇嚴重的葉鏽病,後來被環境耐受力較好的羅布斯塔逐漸取代,並成為越南咖啡主要種植的品種。

起初,咖啡在越南只進行小規模栽種,後來才逐漸發展成商業種植。

20 世紀初,咖啡產業快速發展,產量逐步提升,但越戰一度打亂咖啡產業的發展步調,直到改革開放後,政府重新允許小農擁有自己的咖啡種植園區,

加上 1994~1998 年的國際咖啡價格上漲,促使農民大量投入,咖啡種植面積與產量皆快速攀升,進一步推動越南咖啡產業崛起。時至今日,越南在咖啡供應鏈中仍是相當重要的存在。

根據美國農業部(USDA)數據顯示,越南在 2024/25 銷售年度的總產量排名為全球第二,占總量的 17%,僅次於巴西。

2025《Coffee Annual》報告指出,越南咖啡豆主要的出口至德國、義大利、西班牙、英國與日本。

種植品種

越南為全球最大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生產國,佔 40% 以上的產量。

《Coffee Annual》報告指出,越南 2025/26 銷售年度的咖啡總產量預計為 3100 萬袋生豆,羅布斯塔預計占 3,000 萬袋,阿拉比卡的產量則約為 100 萬袋,品種多為卡帝摩(Catimor)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羅布斯塔咖啡豆常被廣泛應用於即溶咖啡。越南憑藉穩定充足的原物料供應,以及親民的價格與獨特風味,使其成為享譽全球的越南特色伴手禮。

據 USDA預測, 2025/26 年度越南即溶咖啡的出口量加內銷量約為 410 萬袋。

風味

* 羅布斯塔:咖啡因含量較高,可溶性糖分較少,使其苦韻相對明顯,常帶有泥土、木質或巧克力等風味調性。

* 阿拉比卡:咖啡因含量較低,可溶性糖分較多,使其味道較柔和,通常會帶有明亮的酸質與濃郁的花果香氣,還可能有焦糖、堅果、巧克力等調性。整體風味的複雜度高,具有層次感。

一般來說,產自北部山區的阿拉比卡,果酸活潑鮮明;中央高地的阿拉比卡的酸質則較為內斂,花果香與甜度的表現柔和。

【延伸閱讀】:咖啡酸好嗎?咖啡酸味的成因&6種咖啡酸性物質介紹

產區

越南統計總局(GSO)的資料顯示,自 2013 年以來,越南的咖啡種植面積持續擴大。 2024 年咖啡種植總面積估計為 73 萬公頃。

其中,咖啡主要種植地區——中央高地(又稱中部高原或西原),包含多樂省、林同省、得農省、嘉萊省與崑嵩省在內,佔全國咖啡總種植面積的 92%,產量則佔 90%。

此區的羅布斯塔多分布於海拔約 300 至 800 公尺的地區,但在部分高地,也可見種植於 1000-1200 公尺的地塊。該區氣候乾濕分明、降雨量與日照充足,還有肥沃的玄武岩土壤,種種條件皆有助於生產高品質的羅布斯塔。

部分阿拉比卡則栽種於大叻市、山羅市、廣治市、奠邊省與乂安省等地,這些地區的海拔平均高度介於 1000~1400 公尺,氣候涼爽、降雨量充足,更適合阿拉比卡生長,得以獲得更細緻的風味輪廓。

此外,越南農業暨環境部(MAE)於 2021 年制定了精品咖啡計畫,要求到 2030 年為止,精品咖啡的種植面積提升至 19,000 公頃(佔咖啡總面積的 3%),預期產量為 11,000 噸。

越南咖啡豆的挑選方式

挑選越南咖啡豆時,需從品種、烘焙程度與新鮮度著手,才能真正體驗到越南咖啡的獨特風味。以下將逐一說明挑選重點,協助你在購買時更有方向。

1. 咖啡豆品種

咖啡豆品種是影響咖啡風味的主因。

羅布斯塔常帶有明顯的苦韻、木質、泥土與巧克力調性,風味深沉濃厚,適合喜歡渾厚口感的人;阿拉比卡大多帶有清爽的果酸與迷人的花香,甜度相對較高,適合喜歡複雜、多層次風味表現的人。

如果想在兩種風味之間取得平衡,也可以選擇兩者混合成配方豆使用。

【延伸閱讀】:咖啡豆種類有哪些?一篇看懂品種、產地、處理法差異

2. 烘焙程度

烘焙程度越深,咖啡的原始風味保留得越少,並帶出厚實濃烈的味道。

一般來說,羅布斯塔多以中焙至深焙呈現,能凸顯堅果、木質或巧克力等調性,並降低酸度。

阿拉比卡則以淺焙至中焙為佳,能最大程度保留細緻的花果香氣與清爽的酸質,維持整體多層次口感。

3. 新鮮與否

無論品種與烘焙程度如何,咖啡豆是否新鮮都很重要!

新鮮的咖啡豆擁有濃郁的香氣,且烘焙程度較深的豆子,表面通常有細緻的油光。若放置太久,咖啡豆的芳香物質會逐漸消散,使風味與香氣逐漸變淡,還有可能吸附雜味。

存放時應避免高溫、陽光、潮濕與頻繁接觸空氣,才能有效延長風味表現。

咖啡的最佳賞味期通常是烘焙完成後的 4 週內,最久不要放超過 3 個月為佳,避免風味散失而影響體驗。

若發現咖啡表面有異常斑點或刺鼻異味等狀況,則不建議繼續飲用,以免身體不適。

【延伸閱讀】:未拆封咖啡豆過期怎麼辦?教你如何保存&再利用

越南咖啡豆的傳統沖煮工具:Phin 濾杯

Phin 濾杯是一種越南特有的咖啡萃取工具,名稱源自於法文的 Filtre,即為「過濾」的意思。使用 Phin 濾杯沖煮而成的咖啡,通常會有些微細粉,整體口感厚實飽滿,被普遍認為與越南咖啡豆相當匹配。

Phin 濾杯的常見材質為鋁與不鏽鋼,也有陶瓷款。其構造為濾杯、底部圓盤、濾網壓板與蓋子,圓盤上有數個小孔。沖泡步驟如下:

1. 溫杯:可先以熱水加熱咖啡杯與 Phin 濾杯,有助於延緩咖啡冷卻速度,避免過低溫度影響萃取風味。

2. ★ 選擇性步驟 - 加煉乳:若欲製作冰奶/熱奶咖啡,可先將適量煉乳加入杯底,再放上 Phin 濾杯進行沖煮。

3. 加入咖啡粉並壓緊:將適量咖啡粉倒入濾杯,接著放上濾網壓板並加以壓緊。若壓得不夠緊,會導致水流過快,無法充分萃取;若壓得太緊,則可能造成堵塞。

一般而言,咖啡粉越粗,需施加較多壓力以延長萃取時間;粉較細時,則應減少壓力。可根據實際流速與風味進行微調。

4. 注水:可依照不同沖煮風格進行選擇

 ‧ 傳統沖法:直接將熱水緩慢注入粉層中央,一次注入所需水量。

‧ 改良沖法:先倒入少量熱水悶蒸約 30 秒(僅需淹沒粉床表面),接著再以繞圈方式緩慢且均勻注入剩餘水量。

5. 萃取:完成注水後,蓋上濾杯蓋靜置約 4~5 分鐘,等待咖啡液完全滴入杯中。

6. 完成:萃取結束後即可依個人喜好飲用,可選擇加入冰塊、糖等。

【延伸閱讀】:濾掛咖啡怎麼泡?5步驟解析&優缺點分析

必喝的 7 種越南咖啡

越南咖啡歷經長時間發展,融合歷史痕跡與在地文化,呈現出多種獨一無二的咖啡種類。以下介紹 7 種經典品項,下次到越南旅遊時,不妨嘗試看看。

1. 黑咖啡(Black Coffee)

黑咖啡的越南文為 Cà phê đen(熱黑咖啡)或 Cà phê đá(冰黑咖啡),即為不額外添加原物料的咖啡飲品,能夠最大程度還原越南咖啡豆的真實風味。

透過不同的萃取方式或調整沖煮參數,讓黑咖啡的風味光譜更加寬廣,尤其適合用來展現阿拉比卡的細膩風味。

羅布斯塔則可嘗試 Phin 濾杯沖泡而成的品項,不僅能夠體驗當地居民的日常,還可以品嚐傳統工具帶來的口感變化。

2. 冰奶咖啡(Iced Milk Coffee)

冰奶咖啡的越南文為 Cà phê sữa đá,起源於法國殖民時期,當時因牛奶無法穩定供應,咖啡師改以易保存與高甜度的煉乳取代,沒想到竟意外獲得具有高辨識度的好滋味而受到歡迎,並成為其他特色咖啡的發展基底。

冰奶咖啡的作法是將煉乳與冰塊置於杯中,再以 Phin 濾杯進行沖煮,讓熱咖啡液直接滴入煉乳層中。咖啡液與煉乳混合前會呈現出上黑下白的分層狀態,外型相當漂亮。

其風味特色是藉由煉乳的香甜滋味,中和濃郁厚實的咖啡風味,成為綿密順口的飲品。

3. 白咖啡(Bac Xiu)

起源於越南的華人社區,是一款融合中國、越南與法國飲食文化的特色咖啡飲品。其名稱「Bạc Xỉu」源自粵語「白少」(白底少咖),意指「少量咖啡配大量奶」。

白咖啡以大量的煉乳或牛奶為基底,加入少量的咖啡液,藉此中和苦澀味,咖啡風味柔和,整體滋味較甜口,常被歸類於帶有咖啡風味的飲料,特別受到不偏好苦味者的喜愛。

白咖啡與冰奶咖啡乍看之下作法相似,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白咖啡是「牛奶或煉乳為主,咖啡為輔」,冰奶咖啡則相反,造就兩者的風味差異。

4. 雞蛋咖啡(Egg Coffee)  

雞蛋咖啡是阮文江(Nguyen Van Giang)先生於 1946 年發明。當時因戰爭而缺乏牛奶,阮先生發揮巧思將蛋黃加糖打發以取代奶泡,並覆蓋在咖啡上,形成類似卡布奇諾的型態。

喝雞蛋咖啡時無須攪拌,自然啜飲會先品嚐到蛋黃醬滑順香甜的滋味,接著是咖啡的香醇口感,最後兩者在口中合而為一,能感受風味層層變化的樂趣。

5. 椰子咖啡(Coconut Coffee)

越南將盛產的椰子融入咖啡之中,將椰奶、椰肉與冰塊打成冰沙,接著加入咖啡液即完成。

椰子咖啡喝起來有冰沙的口感,濃郁的天然椰香之中參雜著醇厚的咖啡味,整體風味不會太甜或太苦,滋味相當獨特,是一款消暑且清甜的咖啡飲品。

6. 優格咖啡(Yogurt Coffee)

雖然咖啡與優格的搭配不常見,但在越南卻發展出獨特的風味組合。

優格咖啡的作法很簡單,依照自己喜歡的甜度選擇有糖或無糖的原味優格,接著加入咖啡便完成。優格的奶香與酸味能夠降低咖啡的苦味,讓整體風味變得滑順並富有層次感,且清爽無負擔,是一款很適合夏天飲用的咖啡飲品。

7. 鹽咖啡(Salt Coffee)  

鹽咖啡又可稱作「鹹咖啡」,是以加煉乳的咖啡液為基底,上面鋪一層鹹奶油。這種鹹甜搭配的組合,不僅能夠中和風味,還能藉由鹹味讓煉乳的甜味變得更加鮮明。

《CNN》報導,鹽咖啡由越南順化的一間咖啡廳老闆發明,老闆透露起初是為了藉由特色咖啡吸引客人,後來果然反應不錯,吸引許多當地人或遊客慕名前往。不久之後,這股風潮傳遍了整個越南,現在許多咖啡廳都有鹽咖啡。

【延伸閱讀】:咖啡種類懶人包|12種常見咖啡介紹,帶你找到喜歡的風味

越南咖啡品牌介紹

Trung Nguyen Legend(中原咖啡)

中原咖啡成立於 1996 年,最初只是一家小型咖啡豆烘焙坊,後來憑藉著卓越的品質與行銷策略,迅速將品牌拓展至全國性的領導品牌。

它們的產品線相當豐富,涵蓋大眾化的即溶咖啡,以及頂級的精品咖啡,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。

眾多產品中,G7 即溶咖啡以濃郁的風味受到廣泛喜愛,成為越南代表性的即溶品牌之一,並成功進入國際市場。

旗下還有高階的 Legend 系列,使用來自衣索比亞、牙買加、巴西、哥倫比亞與越南的咖啡豆,並以原豆、即溶粉包、咖啡膠囊及濾掛包等形式販售。

【延伸閱讀】:即溶咖啡、濾掛咖啡差別是什麼?8大差異一覽

Highlands Coffee(高原咖啡)

高原咖啡成立於 1999 年,當時現代化的連鎖咖啡品牌並不常見,創辦人洞察市場商機,並透過越南的咖啡優勢,希望打造一個能與國際連鎖品牌競爭的本土品牌。

至今,高原咖啡已有超過 200 家分店,密集程度之高,幾乎是隨處可見。

高原咖啡的特色在於有提供道地的越式咖啡。堅持使用越南在地的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,並以傳統的 Phin 濾杯沖泡,確保每一杯咖啡皆能呈現最道地的滋味。此外,店內還有販售咖啡豆、即溶咖啡粉及杯子等商品。

Vinacafe

Vinacafe 是一家國有企業品牌,創立於 1983 年,並於 1993 年首度推出最具代表性的產品——Vinacafe 3 合 1 即溶咖啡。3 合 1 是含有咖啡、奶精與糖的即溶粉包,將咖啡的沖泡流程精簡化,改變了咖啡的飲用方式。

品牌一直以來專注於即溶咖啡的研究與創新,秉持著「純正咖啡原味(Original Coffee Flavor)」的理念,透過卓越的技術,確保每一包即溶咖啡都能最大限度還原咖啡的香氣與口感。

相較於其他品牌,Vinacafe 的口感通常被認為更加均衡,甜度與奶香恰到好處,襯托出羅布斯塔豆的濃烈風味。

越南咖啡豆的常見問題

越南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比較高?

不一定,因越南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與品種有關。

研究資料指出,不考慮烘焙程度、萃取程度或沖煮方式等情況下,羅布斯塔的原始咖啡因含量約為 1.2~2.4%,阿拉比卡的原始咖啡因含量則約為 0.9~1.5%。

若對咖啡因較敏感的人,建議優先選擇阿拉比卡豆。

「越南咖啡不能喝」的傳聞是真的嗎?

過去曾有「越南咖啡不能喝」的傳聞,這可能與來路不明或品質不佳的產品有關,僅可視為特例,不代表所有越南咖啡都不能喝。

選擇值得信賴且正規的品牌或咖啡豆廠商,並且妥善保存,就能享受越南咖啡的迷人風味。

用高穩定的 1Zpresso 磨豆機,幫助你品嚐越南咖啡豆的濃厚風味!

1Zpresso 手搖磨豆機為了降低研磨時的晃動,特意採用穩固的結構設計,使研磨顆粒大小趨於一致,避免萃取不均導致風味失真,確保能如實展現咖啡豆的特色。

高穩定性也有助於減少每次沖泡的風味誤差,讓經典好滋味得以再現。

不僅如此,1Zpresso 手搖磨豆機全系列皆無須工具即可拆解,方便清潔,避免殘粉造成風味干擾;且多種可調整的精細刻度,幫助你擁有更多風味選擇權。

無論是手沖或義式,透過高品質的磨豆機還原豆子風味皆相當重要。

* 【Q 系列】:搭載省力的七芯小刀盤,深焙、淺焙豆都可用,適用於手沖需求。

* 【XUltra】:搭載七芯小刀盤,共有超過 160 格研磨刻度可調,手沖、義式皆可搭配使用,適合希望省力、並想嘗試多種風味的使用者。

* 【KUltra】:特製七芯大刀盤有助於提高研磨效率,提供超過 100 格研磨刻度可調,同時支援手沖、義式雙重需求。

除了以上 3 種,還有其他多種機型與配件可挑選。選擇 1Zpresso 磨豆機,幫助你獲得高品質的咖啡饗宴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