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種類懶人包|12種常見咖啡介紹,帶你找到喜歡的風味

市面上的咖啡種類琳瑯滿目,每一款的名字都認得,卻不曉得使用了哪些原料,以及風味特色如何。

本篇文章整理 12 款常見又熱門的咖啡種類,並提供調配的比例建議與作法,幫助你了解各自的差異,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品項。

咖啡種類有哪些?12 個常見口味介紹

咖啡種類依照「有無與其他食材混合」,可分成「黑咖啡」與「特調咖啡」。

 

黑咖啡

黑咖啡是指不加入奶或糖等額外添加物的咖啡飲品,透過熱水或冷水將咖啡豆的可溶性物質萃取出來,如:美式咖啡、義式濃縮等。

透過這種方式,能夠喝到最接近原始的風味的咖啡,尤其是使用精品咖啡或單品咖啡時,風味與香氣會更加細膩。

如果是想要品嚐咖啡的細緻風味,適合以手沖、冰滴等方式沖煮;如果是追求方便,或是喜愛純粹風味的人,使用義式咖啡機或自動化機器萃取即可。

 

特調咖啡

特調咖啡是將咖啡液與牛奶、巧克力、煉乳等不同添加物混合,創造出更加多元與豐富的口感,常見的品項有維也納、歐蕾、拿鐵、瑪奇朵、摩卡、卡布奇諾、康寶藍、阿芙佳朵、馥芮白和愛爾蘭咖啡等。

特調咖啡的滋味各異,口感柔順、大眾接受度高,是許多咖啡入門者初次嘗試的品項。

由於特調咖啡加了比較多配料,降低了咖啡的酸質與苦味,因此更常使用中深焙豆進行研磨強化咖啡風味,並依照喜好選擇義式濃縮機、摩卡壺或其他萃取方式製作。

 

咖啡種類 1:義式濃縮咖啡(Espresso)
  


義式濃縮咖啡起源於義大利,許多咖啡種類都是以此變化而成。Espresso 在義大利文中有「被壓出來的、快速製作」的意思,透過高壓將熱水通過咖啡粉,迅速萃取出咖啡液。

萃取過程中,咖啡中的油脂、蛋白質與空氣混合後,會產生一層淺咖啡色的咖啡油脂(Crema),它經常被視為義式濃縮的特色之一。

義式咖啡的萃取份數分成單份、雙份與三份,分別使用 7、14、21 公克的咖啡粉,萃取時間約為 25~30 秒。不過,實際使用時,會依照咖啡豆特性與風味需求微調比例。


* 建議比例-粉 1:水 1.5
* 作法:使用義式咖啡機完成。


咖啡種類 2:美式咖啡(Americano)



  
美式咖啡是以義式濃縮咖啡加入大量的水製成,口感較為溫和滑順,風味清淡,適合喜歡輕盈風味的飲用者。

關於美式咖啡的由來,相傳是二戰期間,駐紮在歐洲戰場的美國軍人不習慣滋味濃烈的義式濃縮咖啡,選擇加水稀釋,久而久之變成為現今的美式咖啡。

美式咖啡的濃淡比例相對彈性,可以依照個人口味偏好進行調整。喜歡濃烈滋味就可以降低水的比例,只想要淡淡苦澀味可以多加一點水。


* 建議比例-濃縮 1:水 10
* 作法:將水倒入義式濃縮之中,水量可依照喜好調整濃淡。


咖啡種類 3:維也納咖啡(Viennese coffee)


維也納咖啡的起源眾說紛紜,流傳最廣說法是奧斯曼帝國軍隊於 17 世紀佔領維也納時,將咖啡傳進這座城市,後續當地人發展出具有奧地利特色的咖啡種類。

維也納咖啡的做法相當彈性,可以選擇義式濃縮或黑咖啡做基底,並根據自己喜歡的風味,選擇加水、牛奶、鮮奶油或巧克力醬,最後鋪上一層打發鮮奶油即可。


* 建議比例-通常是 60 ml 的咖啡配上其他添加物,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調整。

* 作法:
1. 倒入義式濃縮咖啡或美式咖啡,並依照喜好選擇是否加糖。
2. 挑選一種配料,如:水、牛奶、鮮奶油或巧克力至八分滿。
3. 將鮮奶油適量放在咖啡表面,最後撒上巧克力粉或肉桂粉。


咖啡種類 4:拿鐵咖啡(Caffè Latte)  


Caffè Latte 在義大利文中的意思是「咖啡牛奶」,在台灣通常會簡稱為拿鐵。但是,Latte 則是單指「牛奶」,因此到當地點餐的時候,要特別注意,以免誤會。

拿鐵咖啡是以咖啡為基底,加入大量的蒸奶(牛奶透過蒸汽加熱與旋轉產生微氣泡),並覆蓋上薄薄一層的奶泡,口感溫潤,咖啡味柔和。


* 建議比例-咖啡 1:蒸奶 4+薄薄一層奶泡。
* 作法:依喜好沖泡出基底咖啡,再將蒸奶緩緩倒入咖啡中。


咖啡種類 5:歐蕾咖啡(Café au lait)


 

Café au lait 來自法文,意思是「在咖啡加牛奶」,在法國是常見的早餐飲品。

歐蕾的作法正如其名,是將咖啡與熱牛奶以 1:1 的比例調和而成,融合咖啡的香氣與牛奶的自然的甜感,在兩者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。

雖說風味近似於拿鐵,但比例不一樣,歐蕾風味較溫和且更著重牛奶與咖啡的平衡感。


* 建議比例-咖啡 1:牛奶 1
* 作法:準備好喜歡的咖啡後,將牛奶加熱到約 65°C,並混合咖啡與熱牛奶。


咖啡種類 6:瑪奇朵咖啡(Macchiato)


Macchiato 在義大利文有「標記、烙印、染色」的意思,運用在咖啡種類上則是指「被牛奶染色的咖啡」。

傳統的瑪奇朵是以義式咖啡為基底,僅在最後加入一湯匙的牛奶或奶泡,保留咖啡本身的濃烈風味,並稍微柔化口感。

而市面上常見的「焦糖瑪奇朵」則為改良版,增加牛奶的比例,甚至會加入焦糖或香草糖漿等。


* 建議比例:
1. 傳統版:義式濃縮 1 杯(約 30 ml):牛奶 1 湯匙
2. 改良版:義式濃縮 1 杯:牛奶 3~4 份


* 作法:
1. 傳統版:在咖啡表面加入一湯匙的牛奶或奶泡。
2. 改良版:加入大量的牛奶,並依照個人喜好風味加入對應的糖漿。


咖啡種類 7:  摩卡咖啡(Mocha)


摩卡是在咖啡中加入巧克力和牛奶,與其他咖啡種類相比,額外增添了一抹可可香氣。

摩卡會根據巧克力的濃度而有不同的風味展現,若搭配濃度比較高的巧克力會帶來明顯的苦甜感;

使用濃度低的巧克力則會使甜度較高。除了巧克力和牛奶,有些店家還會在表面鋪上一層奶泡、鮮奶油或棉花糖點綴。

另外,使用白巧克力的摩卡稱為白摩卡,通常多帶有奶油與香草的香氣,風格偏甜順口。


* 建議比例-咖啡 1 :熱牛奶 1 :奶泡 1:巧克力 0.5
* 作法:
1. 將咖啡、牛奶與巧克力均勻混合,巧克力可用巧克力醬。
2. 最後鋪上一層奶泡。


咖啡種類 8:卡布奇諾(Cappuccino)


「Cappuccino」一詞源自義大利,因為這款飲品融合咖啡與牛奶後的色澤呈現,與天主教嘉布遣會(Capuchin)修道士所穿的深棕色袍子相似而得名。

卡布奇諾類似於拿鐵的口感,差異在於有綿密厚實的奶泡,創造出飽滿的口感。除此之外,可以在奶泡上撒上巧克力粉、肉桂粉點綴與調味。


* 建議比例-咖啡 1:蒸奶 1:奶泡 1
* 作法:
1. 將咖啡和蒸奶混合。
2. 依比例鋪上奶泡。
3. 根據個人需求以巧克力粉、肉桂粉點綴與提味。


咖啡種類 9:康寶藍(Con Panna)


Con Panna 是義大利文「附鮮奶油」的意思,是在義式濃縮咖啡上加上打發的鮮奶油。

康寶藍的飲用方式跟有奶蓋的飲料相似,可先感受到綿密的鮮奶油,接著喝到底部的義式咖啡,兩者在口中合而為一,風味從柔和至厚實逐漸堆疊,轉化為濃郁、厚實的口感,使其成為具有奶香、不會太甜、不會太刺激的咖啡。


* 建議比例-視需求放上適量的打發鮮奶油,沒有固定比例。
* 作法:
1. 將鮮奶油打發至稍微有點硬度,接著裝進擠花袋。
2. 在義式濃縮咖啡上,擠 1~2 圈打發的鮮奶油。


咖啡種類 10:阿芙佳朵(Affogato)

 


Affogato 在義大利文中的原始意思為「淹沒」,是一款結合甜點與咖啡的創意飲品。作法是通常是在熱咖啡中加入一球香草冰淇淋,使冰淇淋呈現出被咖啡淹沒的視覺效果。

可以趁冰淇淋融化之前喝,感受冷熱交替的溫度魅力。除此之外,也有些人會加巧克力、利口酒或穀片增加風味。

* 建議比例-無固定比例。
* 作法:萃取一杯義式濃縮咖啡,並放上一球香草冰淇淋。


咖啡種類 11:馥芮白咖啡(Flat White)


  
馥芮白是相對現代的咖啡種類,作法是將咖啡與牛奶以 1:1 混合,再搭配一層僅約 5 毫米的奶泡便大功告成。

馥芮白綜合拿鐵與卡布奇諾的優點,特色在咖啡與牛奶的風味平衡,且奶泡的質地絲滑,增添滑順口感。

* 建議比例-咖啡 1:牛奶 1+奶泡 5 毫米
* 作法:將咖啡與牛奶混合,接著鋪上薄薄一層的奶泡。


咖啡種類 12:愛爾蘭咖啡(Irish Coffee)


根據「福因斯飛船博物館」的記載,愛爾蘭咖啡的起源是一段溫馨的故事。

1943 年一架原訂從愛爾蘭福因斯飛往美國的班機因惡劣的氣候而折返,當時在福因斯一位名叫 Joe Sheridan 的廚師,為了幫乘客們驅寒,突發奇想在咖啡中加了一些威士忌,沒想到廣受歡迎,從此成為常態商品。

另外,也有人認為愛爾蘭咖啡屬於雞尾酒的範圍,而不是咖啡。

 

品嚐愛爾蘭咖啡時,不建議攪拌,而是先品味上層的鮮奶油,再自然的飲用下層的咖啡酒,讓奶香、咖啡香與酒香在口中自然融合,展現多層次的面貌。

* 建議比例-咖啡 2:愛爾蘭威士忌 1:鮮奶油 1
* 作法:
1. 在熱咖啡中加入愛爾蘭威士忌並混合。
2. 在咖啡酒的表層放上一層打發的鮮奶油。


12 個咖啡種類比較表

 

咖啡種類 比例 特色 作法
義式濃縮咖啡 粉水比 1:1.5 小杯、風味濃郁 使用義式咖啡機萃取
美式咖啡 咖啡 1:水 12(可調) 清爽 濃縮咖啡加水稀釋
維也納咖啡 彈性調整 口感滑順、甜度較高 咖啡+鮮奶油、牛奶或巧克力
拿鐵咖啡 咖啡 1:蒸奶 4+奶泡 牛奶比例高,咖啡味淡,接受度高 濃縮咖啡+蒸奶與薄奶泡
歐蕾咖啡 咖啡 1:牛奶 1 咖啡與牛奶的風味平衡 只加熱牛奶,不加奶泡
瑪奇朵咖啡 濃縮 1 杯:牛奶 1湯匙 少量的奶味調和濃烈的咖啡風味 在濃縮咖啡加上一湯匙的牛奶或奶泡
摩卡咖啡 咖啡 1:牛奶 1:奶泡 1:巧克力 0.5 帶有巧克力的香甜,層次豐富 加入少量巧克力提香,最後鋪上奶泡。
卡布奇諾 咖啡 1:蒸奶 1:奶泡 1 奶泡厚實,風味均衡 咖啡+蒸奶+厚奶泡
康寶藍 彈性調整 奶香濃郁 打發鮮奶油加在濃縮咖啡上
阿芙佳朵 彈性調整 冷熱交替,有吃甜點的感覺。 在咖啡中加入香草冰淇淋
馥芮白 咖啡 1:牛奶 1+奶泡約5mm 奶泡細緻 咖啡+蒸奶與極薄奶泡
愛爾蘭咖啡 咖啡 2:威士忌 1:鮮奶油 1 有酒感 咖啡加威士忌後,附上一層打發鮮奶油


    

不同的咖啡種類怎麼選?3 招找到喜愛的風味

面對如此豐富的咖啡種類,究竟該如何挑選喜愛的風味呢?可以從以下 3 個面向來思考:

 


1. 原味 vs 調味

如果你是對咖啡的產地、烘焙程度、處理法等細節所帶來的風味變化感興趣,那麼會建議以原味黑咖啡為主,避免咖啡風味被其他添加物蓋過去。

若你是咖啡入門者,或是喜歡牛奶與巧克力的滋味,就可以從拿鐵、摩卡、瑪奇朵等特調咖啡種類著手。

唯有多試試看不同的風味,才能找到喜愛的咖啡。


【延伸閱讀】:10款咖啡豆推薦!學會3大挑選秘訣找到心儀豆子


2. 烘焙程度、處理法

喜歡義式濃縮或美式咖啡的人,可以根據烘焙程度與處理法進一步挑選喜愛的豆子。
如果你喜愛明亮的酸質、奔放的花果香與多層次風味,建議挑選淺中焙豆;

偏愛口感醇厚的人,可以考慮深焙豆。

處理法方面,日曬法豆帶有明顯的甜感與果香,水洗豆的口感則是更加清爽、乾淨。


3.  咖啡味 vs 奶味 vs 其他風味

選擇特調咖啡的人,可以參考以下的分類初步認識咖啡風味:


* 明顯的咖啡風味:瑪奇朵
* 喜歡濃郁奶香:拿鐵
* 咖啡與牛奶的風味平衡:歐蕾咖啡、卡布奇諾、馥芮白
* 多層次或特殊風味:維也納咖啡、摩卡咖啡、康寶藍、阿芙佳朵、愛爾蘭咖啡


咖啡種類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風味?

咖啡最終的風味,是根據多種因素複雜的因素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結果。

除了沖泡時的程序與食材的搭配,咖啡豆的背景也很重要。


品種

主要流通的商業主流品種為阿拉比卡羅布斯塔

阿拉比卡的風味多變,帶有活潑的花果香與酸質,苦澀味低且味道柔順;

羅布斯塔的苦澀味和酸度較為明顯,口感厚重、粗獷。


處理法

處理法可分成日曬、水洗、半水洗(濕剝法)、蜜處理與厭氧處理。

日曬的甜感明顯;水洗的酸質明亮;

半水洗的整體風味滑順;

蜜處理有豐富的香甜滋味;厭氧則是會讓咖啡豆帶有酒感。


烘焙程度

淺焙豆保留原始的酸質與甜感,風味層次豐富,適合用於黑咖啡;

中焙豆的酸味與苦味均勻,仍可嚐到咖啡豆的自然風味,適合單喝或調配成特調咖啡都可以;

深焙豆的滋味濃烈,適合與牛奶、巧克力搭配。


生長環境

氣溫、降雨量、土壤養分、海拔高度都會影響咖啡豆的生長狀況與風味表現。

通常來說,要種出高品質的咖啡豆,理想的條件是在高海拔(約1000公尺以上)的地區,因為氣溫較低、日夜溫差大,有助於咖啡果實慢慢成熟,累積更豐富的風味物質。

而穩定的降雨、適度的陽光及富含礦物質的火山土壤,能夠幫助咖啡樹的健康生,

多種因素互相協作才有機會養育出高品質的咖啡豆。


沖泡方式

由於每一種咖啡沖泡方式是藉由不同原理進行萃取,因此會造成風味上的差異。

舉例來說,義式咖啡機因為是用高溫、高壓的方式,導致苦味略為突出,並擁有一層咖啡油脂(淺咖啡色的油脂);

手沖咖啡的風味則會根據每一個步驟的細微差異而有所不同,

包含研磨粗細、水溫、濾杯形狀都會造成影響,適合咖啡愛好者自由探索並找到命定風味。


【延伸閱讀】:咖啡豆種類大補帖!快速了解品種、產地、處理法、烘焙程度


咖啡種類的常見問題


精品咖啡、商業咖啡、單品咖啡有風味差異嗎?

有。原因是三者的咖啡品質不同,因此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風味。
精品咖啡是杯測分數需達 80 分以上,品質經過認證;商業咖啡是杯測分數未達 80 分者,雖未達精品級,但風味仍具有一定水準;

單品咖啡則為來源單一的咖啡,像是來自同個產區或同個莊園,與咖啡的等級無關,但單品咖啡可以同時是精品咖啡。


【延伸閱讀】:精品咖啡是什麼?2025定義、評分標準與挑選指南一覽
【延伸閱讀】:單品咖啡指南:特色、優勢介紹,比較精品&配方咖啡差異


哪一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最高?

咖啡因含量的多寡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通常需要深入探討咖啡總量與濃度。

如果是以每杯飲品所攝取的「咖啡因總量去計算,通常是美式咖啡最高;以「咖啡因濃度」去比較的話,義式濃縮咖啡的濃度最高。
另外,咖啡豆的品種也會影響咖啡因含量,羅布斯塔的咖啡因含量大約是阿拉比卡的兩倍。

 

哪些咖啡種類不適合乳糖不耐者?

乳糖不耐症族群需要避免含有「奶」的製品,包含牛奶、鮮奶油都要小心。建議以義式濃縮咖啡與美式咖啡等黑咖啡為主。


使用 1Zpresso 磨豆機完成所有咖啡種類

無論是選擇哪一款咖啡,都一定要注重「研磨」。穩定性高的研磨過程搭配上高品質的咖啡豆,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風味與香氣。而要實現理想的研磨狀況,就必須擁有一台優質的磨豆機。

1Zpresso 手搖磨豆機以高穩定性著稱,能夠磨出大小均勻的咖啡粉,並透過細微的刻度調整,讓使用者得以持續探索不同的風味。

不僅如此,我們針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設計出多種版本,像是省力又有效率的 Q 系列 ZP6-S 特仕版,以及同時適用於手沖與義式機器的 X 系列、 K 系列

且全系列的機身輕巧、好拆卸,想要在家使用,或外出攜帶都很方便,無需工具也能清潔得乾乾淨淨,不怕有衛生問題與風味污染。

手搖磨豆機的魅力在於實用性高、價格門檻相對不高,還能享受手沖的樂趣!如果你想要入手一台能夠穩定重現經典風味的磨豆機,歡迎使用 1Zpresso 手搖磨豆機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