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吸式咖啡煮法懶人包!快速掌握原理、沖煮步驟、參數比例

虹吸式咖啡煮法曾在台灣風靡一時,特殊的萃取方式使其不僅具有觀賞性,還能呈現具備層次感的風味,深深吸引許多咖啡愛好者。

本文將介紹虹吸咖啡的發展歷史、萃取原理與優缺點,並與義式、手沖進行比較,還會手把手帶你了解虹吸式咖啡煮法與參數建議。

虹吸式咖啡是什麼?萃取原理與歷史背景介紹  

 

虹吸咖啡是一種藉由蒸氣壓力與真空原理完成萃取的沖煮手法,其操作工具為虹吸壺。

據說,虹吸壺最早是在 1830 年代由德國柏林的 Loeff 設計發明,但未立即商業化量產;到了 1840 年左右,法國人 Madame Vassieux of Lyon 將虹吸壺改良成直立式的雙球體玻璃瓶身,並取得專利,其外型近似現代使用的版本。

與此同時,世界各地也有多種改良版本不斷申請專利,可見虹吸式咖啡在當時蔚為風潮。

20 世紀初,虹吸壺在日本迅速走紅。當時正值日本在亞洲各地進行殖民統治,虹吸咖啡被引入台灣並掀起風潮,逐漸成為亞洲經典的沖煮方式之一。

隨著時間推進,虹吸式咖啡文化在日本持續深耕,如今市面上常見的虹吸壺多以日本製造為主,展現其在這項沖煮技法上的深厚影響力。


虹吸式咖啡器具:虹吸壺

虹吸式咖啡的萃取工具為「虹吸壺」,其原理是利用蒸汽壓力將熱水推升至上壺與咖啡粉接觸並進行萃取,待加熱停止、溫度下降後,咖啡液會回流至下壺,整個萃取過程便完成。

以「上壺、下壺」去區分瓶身是因為市面上的虹吸壺多為「直立式」,但其實也有少部分為「平衡式」,以下帶大家認識兩者的差別:

直立式虹吸壺

直立式虹吸壺的歷史悠久,是現今虹吸壺的設計基礎,構造大致分成上壺、下壺與導管。
下壺裝水加熱,水蒸氣壓力使水推升至導管,進入裝有咖啡粉的上壺進行萃取。下壺離開火源後,造成上下壺有壓力差,萃取好的咖啡液便會被吸回下壺並與咖啡渣分離。

平衡式虹吸壺

平衡式虹吸壺發展於 1850 年代的法國,外型為兩個容器並排放置。其特色是當水進入咖啡粉所在的容器後,重量會觸發特殊的自動滅火裝置,使水壺降溫並變成真空狀態,最終使咖啡液回流。

平衡式虹吸壺因為能夠自動滅火,有效降低玻璃因溫度過高而爆裂的風險,被視為相對安全的虹吸壺裝置,但玻璃仍屬脆弱材質,操作與清潔時必須小心碰撞與溫差,避免受傷。

使用虹吸壺前的準備工具

使用虹吸壺時,還需準備以下器具才能幫助或完成萃取:

* 量杯/秤:精準測量水量。若下壺具備刻度則無需準備。

* 磨豆機:選擇高穩定性的磨豆機,有助於咖啡粉顆粒大小趨於一致,讓萃取更加精準。研磨量不大,或是有外出使用的需求,建議優先選擇手搖磨豆機

* 濾器:過濾咖啡渣的重要配件,使用前要確實洗淨與安裝,以免影響風味。濾器的材質有紙、布與金屬,濾紙的過濾能力較佳,口感乾淨清爽;濾布則是標準配備,能在乾淨度與油脂之間取得平衡;金屬則會保留較多油脂,口感較厚實濃郁。

* 酒精燈/瓦斯燈:提供穩定熱源,是控制水溫的重要工具。

* 攪拌棒:用來將水與咖啡粉均勻混合,材質不拘。


虹吸壺的操作步驟  

 

虹吸壺透過科學原理進行咖啡萃取,看似複雜,實際上沒有想像中難上手,只要掌握到訣竅並多次練習,人人都可以沖煮出一杯優質的虹吸咖啡。

以下分享沖煮步驟:

1. 置入濾器:將濾器放入上壺並使其置中平放,若沒放好有可能讓咖啡粉連同咖啡液一起流至下壺,進而影響口感與風味。搭配濾紙使用的過濾效果更好,有效減少油脂與細粉殘留,口感乾淨。

2. 加水並加熱:在下壺注入熱水並以酒精燈加熱使水沸騰。此時上壺呈現「斜插」狀態,避免水壓太大而讓水像湧泉噴出。

3. 上壺擺正:水沸騰後,將上壺擺正並插好。

4. 萃取:下壺的水因壓力而流入上壺後,便可加入研磨好的咖啡粉並輕柔攪拌,使粉水完整接觸、均勻萃取。

5. 轉小火:萃取過程中將火力轉小,以免水溫持續升高而過度萃取,影響風味。

6. 觀察粉水狀態:萃取完成的液體由上至下應為泡沫層、粉層、咖啡液層,若無分層可能是沒有充分萃取,但是否充分萃取仍需綜觀判斷更準確。

7. 冷卻回流:萃取完成後,關閉或移開火源,隨著壺內溫度下降產生壓力差,咖啡液會迅速回流至下壺,完成萃取。

8. 拔取上壺:咖啡完全流到下壺後,輕輕晃動上壺即可輕鬆拔開。


虹吸式咖啡煮法參數建議

虹吸咖啡的風味會隨著沖煮參數不同而有所變化,但沒有標準答案,依照自身追求的風味做調整即可。

若你是第一次使用虹吸壺,不曉得虹吸式咖啡煮法,以下提供建議參數作為入門參考:

* 咖啡粉粗細:中細研磨

* 粉水比:1:10~1:15

* 水溫:約 92~95℃,依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彈性調整。淺焙豆建議溫度偏高,深焙則可略低。

* 萃取時間: 浸泡約 40~60 秒,接著在移開火源後,咖啡液會於 15–30 秒內完成回流。整體從熱水上升至上壺開始計算,總萃取時間約為 1~2 分鐘。


虹吸式咖啡煮法的優點

1. 方便穩定控制水溫

虹吸壺在萃取過程中可透過酒精燈或瓦斯燈持續提供熱源,使水溫穩定維持,但需注意水溫是否過高,以免過度萃取,應適時調整火源強度。

2. 風味多層次

各式各樣的咖啡豆都很適合用虹吸壺沖泡。淺中焙豆呈現出明亮果酸,還能感受到馥郁的花香;中深焙豆則帶有明顯的堅果、焦糖與巧克力香氣。

若使用濾紙,咖啡液風味乾淨清澈;改用金屬濾器則會保留較多油脂,口感更厚實。依濾器材質不同,風味層次也會有所變化。

3. 有儀式感

從精選咖啡豆、研磨,再到虹吸壺萃取,空氣中瀰漫著的醇厚香氣,不僅是一場嗅覺的饗宴,更是一段沉浸式的療癒時光。親手為自己沖煮的細緻風味,滿足味蕾,也為日常注入一份值得品味的儀式感


虹吸式咖啡煮法的缺點

1. 器具成本高

虹吸式咖啡的沖煮器具較昂貴,基本款至少要 1500~3000 元左右,價格依品牌、功能、配件差異而有不同。相較其他手沖工具,虹吸壺的入門門檻略高,較適合有預算彈性、重視沖煮體驗的人。

2. 操作手法較複雜

虹吸式咖啡煮法的步驟較多,新手需花一點時間熟悉流程,包含掌握水溫控制、攪拌方式、萃取時間及熱源何時該遠離或熄滅等細節,才能提升效率,並獲得風味細膩的虹吸咖啡。

只要其中一個步驟出錯,就可能導致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。

若你平日忙於上課、上班,想要動手泡一杯咖啡,又追求高效率,虹吸咖啡可能較不符合需求,更推薦用濾掛式咖啡或浸泡式咖啡

【延伸閱讀】:濾掛咖啡怎麼泡?5步驟解析&優缺點分析

3. 對火力大小敏感

水或咖啡液的溫度會隨著火源強弱而改變,若沒有即時滅火可能會造成水溫過高而過度萃取,太早熄火也有機會使水溫太低而無法充分萃取。

建議初學者多練習控制火源強弱與熄滅時間,讓萃取更加順利。

4. 清潔較麻煩

虹吸壺因構造複雜、材質多為脆弱的玻璃,使得清潔得格外注意。

使用時必須小心碰撞,切勿用粗硬的菜瓜布刷洗,以免刮傷杯壁,可改以軟布或海綿代替;

也不要使用會有味道殘留的清潔劑,避免影響咖啡風味。還需注意導管、濾器等細節處清洗,確保沒有風味殘留與衛生問題。

虹吸式咖啡煮法的注意事項

下壺外側保持乾燥

下壺加熱前,務必將外壁的水擦乾,避免局部溫度過高而壓力不同,進一步導致玻璃爆裂,需特別注意。

小心使用火源

操作酒精燈或瓦斯燈時,建議放置於平穩的桌面,避免因傾倒導致燙傷或火災,且務必小心移動、注意風向、避免火力太強,不僅是預防過度加熱,也是為安全把關。

濾布定期更換與清潔

濾布使用完畢要確實清洗,並放置密封容器中,避免吸附異味;也可定期用熱水燙過消毒,使用太多次則建議更換。

義式、手沖、虹吸式咖啡 6 大層面差異比較

義式、手沖、虹吸式咖啡皆是經典的咖啡沖煮方式,究竟各自有什麼優勢呢?以下分析 6 大層面的差異,幫助你更加了解其特色:

器具

* 義式:義式咖啡機、磨豆機、手柄等

* 手沖:磨豆機、手沖壺、咖啡壺、濾紙、濾杯、電子秤、溫度計等

* 虹吸式咖啡:虹吸壺(含上下壺、濾器)、酒精燈或瓦斯爐、攪拌棒、磨豆機等

萃取原理

* 義式:藉由機器設定,使高壓熱水快速經過咖啡粉進行萃取。

* 手沖:透過悶蒸、分段注水、控制水流速度與方向等技巧,讓熱水均勻通過咖啡粉並進行萃取。

* 虹吸式咖啡:加熱下壺的水,水蒸氣壓力讓水流向裝有咖啡粉的上壺,並以浸泡方式進行萃取,最後流至下壺。

萃取時間

每一種沖煮方式皆有獨特的萃取過程,需按照其特性設定不同的萃取時間,以獲得良好風味。

不過,以下的數值僅供參考,若有追求特定風味表現,可依情況適當調整萃取時間。

* 義式:約 20~30 秒

* 手沖:約 2~3 分鐘

* 虹吸式咖啡:浸泡約 40~60 秒,整體沖煮時間約為 1~2 分鐘(包含水上升、浸泡與回流時間)。

研磨粗細

研磨粗細並無標準答案,以下提供的數值為常見的顆粒大小,若因使用的磨豆機刻度不同,或追求特定風味,皆可自由調整。

* 義式:細研磨(麵粉與砂糖之間的顆粒大小)

* 手沖:中研磨(砂糖顆粒大小)

* 虹吸式咖啡:中細研磨(比砂糖顆粒小)

風味特色

* 義式:義式咖啡因在短時間內以高溫高壓快速萃取,使其擁有一層標誌性的淡金色至榛果色的咖啡油脂(Crema),整體風味強烈,口感濃厚。

* 手沖:透過調整各項參數,使咖啡豆呈現出酸、甜、苦等風味表現,常展現出果香、花香或茶感等,,口感多變、層次豐富,較能夠滿足不同風味需求的人。

* 虹吸式咖啡:透過短時間高溫浸泡,能展現乾淨明亮、香氣層次豐富的風味。

適合對象

* 義式:喜歡濃烈風味,或者有咖啡飲調(如拿鐵、卡布奇諾)需求的人。

* 手沖:講求風味細節,以及想多嘗試不同風味的人。

* 虹吸式咖啡:喜歡香醇風味、追求沖煮儀式感的人。


最後以表格統整,方便大家快速閱覽:

特點

義式

手沖

虹吸式咖啡

器具

義式咖啡機、磨豆機、手柄等

磨豆機、手沖壺、咖啡壺、濾紙、濾杯、電子秤、溫度計等

虹吸壺、酒精燈或瓦斯爐、攪拌棒、磨豆機等

萃取原理

高壓熱水快速通過細研磨咖啡粉。

控制各項手沖參數及讓水均勻通過咖啡粉,創造多變的風味特色。

透過蒸汽壓力讓水通過咖啡粉,並以短時間浸泡進行萃取。

萃取時間

20~30 秒

2~3 分鐘

浸泡約 40~60 秒,總時間約 1~2 分鐘(含上水與回流時間)

研磨粗細

細研磨

中研磨

中細研磨

風味特色

風味強烈、口感濃厚

口感多變、層次豐富

乾淨明亮、層次分明

適合對象

喜歡濃烈風味、或常喝拿鐵、卡布奇諾等義式飲品

注重風味細節、想多嘗試不同風味

喜歡香醇風味、追求沖煮儀式感


    

虹吸式咖啡煮法的常見問題

虹吸壺的玻璃瓶身安全嗎?

虹吸壺通常採用耐熱玻璃製成,但仍需正確操作以降低破裂風險。

加熱前擦乾外壁水分,並避免長時間以大火加熱,即可大幅降低爆裂風險。

其餘時間則是小心拿取,避免碰撞摔碎。若瓶身有裂縫或缺角,應停止使用,以免被劃傷或誤食碎玻璃。

為什麼下壺的水不會上升?

造成水無法上升的因素有很多,像是當上下壺沒有確實卡緊,可能造成內部的壓力不足而導致水無法上升;

另外一個原因是水溫還不夠高,建議再等待觀察看看;而濾布是否堵塞、導管是否殘留細粉、橡膠密封圈是否老化或裝偏等,皆有可能影響水上升的狀況。

1Zpresso 手搖磨豆機 x 虹吸式咖啡煮法,儀式感與層次風味的絕配!

虹吸式咖啡需透過良好的工具協助獲得理想風味,尤其磨豆機相當重要。

使用 1Zpresso 手搖磨豆機,精準掌握研磨粗細,無論是手沖、義式都適用的 KUltra 高效率研磨款,還是專為義式而生的 JUltra,抑或是滿足手沖需求的 Q 系列省力機型,皆採用高穩定機身設計,確保咖啡粉的均勻度,讓虹吸式咖啡完整釋放豐富層次。

從研磨、加熱、攪拌到咖啡回流,整個過程不僅能展現咖啡豆的細緻風味與濃郁香氣,更能營造出充滿儀式感的氛圍。

現在就用 1Zpresso 手搖磨豆機開啟你的虹吸咖啡體驗,讓咖啡香氣與儀式感同時升級!

【延伸閱讀】:手沖咖啡器具有哪些?新手必看7種入門工具推薦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